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华法林相关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策略

    华法林作为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其属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Kantagonists,VKAs),系通过抑制维生素K及其2,3-环氧化物的相互转化而发挥抗凝作用[1].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事件年发生率为1.1%~1.5%,其中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bleeding,GIB)占30%~60%[2].近1/3出血事件是在抗凝治疗的第1个月内......

    作者:周春华;赵九龙;方雪;钱维;邹多武;李兆申 刊期: 2018- 06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微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弥漫性损伤,导致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肺顺应性降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容积减小等病理生理变化,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2].ARDS是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难常见的原因,也是导致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ARDS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器官功能支持,机械通气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虽然机械通气策略的不断优......

    作者:孟珊珊;鹿中华;郭凤梅 刊期: 2018- 06

  • 肺血流:气来血来气走血走

    肺脏,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器官之一,首先想到的是一个通气的器官.肺脏有着巨大的可与空气接触的对外表面积,但同时,肺脏又是一个特殊的通血器官,是机体唯一接受百分百心输出量的器官.在这里,气体因为遇到了血而有了生命的价值,血液因为遇到了气而成全了肺脏的功能.......

    作者:刘大为 刊期: 2018- 06

  •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可用于鉴别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和包绕腹主动脉恶性肿瘤

    2018年2月SeminArthritisRheum发表了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与核医学科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18F-FDGPET/CT可用于鉴别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和包绕腹主动脉恶性肿瘤”[WangY,GuanZ,GaoD,etal.Thevalueof18F-FDGPET/CTinthedistinctionbetweenretroperitonealfibrosisanditsmalignantm......

    作者:王一雯;朱剑;黄烽;关志伟 刊期: 2018- 06

  •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称为脓毒症,可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病死率可高达50%,早期诊断及抗感染治疗能改善预后.多项研究均证实,降钙素原(PCT)相较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乳酸,对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脓毒症诊断的可靠指标之一,且PCT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而PCT下降也可评估抗感染效果,并可作为停用抗生素的参考.现结合病例探讨PCT......

    作者:汪燕;严静 刊期: 2018- 06

  • 从不同角度看幽门螺杆菌

    2014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提出:所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者均应接受根除治疗,除非有限制因素考虑[1].日本学者期望到2030年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甚至提出随着Hp的根除,日本将消除胃癌.中国亦是胃癌大国,是否所有感染人群均需服用抗菌药物根除Hp?现将学术界有关Hp的其他认识再次作一介绍.......

    作者:张澍田;程芮 刊期: 2018- 06

  • 幽门螺杆菌是致病菌毋庸置疑

    《中华内科杂志》2017年第5期“焦点论坛”栏目中有2篇涉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争鸣的文章[1-2].正如开辟这一栏目时,贾伟平总编辑所言,事实是基础,思辨出良策[3].学术争鸣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判断能力,我们持积极参与的态度.遗憾的是,上述两篇争鸣文章论点的对焦不同,不仅影响了争鸣效果,反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Hp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中国幽门螺杆菌感......

    作者:刘文忠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