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1995年11月至2007年10月确诊为WM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68.5(60~79)岁,男/女=2.75/1.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脾大、淋巴结肿大.15例患者分别接受烷化剂、核苷类似物、沙立度胺、硼替佐米等治疗.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个月~10年,中位随......

    作者:胡影;陈世伦;钟玉萍;李新;安娜;张佳佳 刊期: 2009- 03

  • 中国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染色体易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人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L)中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217例不同部位MALTL的t(11;18)(q21;q21)/API2-MALT1、t(1;14)(p22;q32)/IGH-BCL10、t(14;18)(q32;q21)/IGH-MALT1和涉及BCL6基因的染色体易位.结果染色体易位的总发生率为21%......

    作者:董格红;王桂秋;宫丽平;王晋芬;莫祥兰;刘红刚;董丽娜;周英琼;张雪梅;冯振博;高子芬;叶洪涛 刊期: 2009- 03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eplasmacytoiddendriticcellneoplasm,BPDC)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BPDC患者,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及实验窒检杏特点,介绍肿瘤细胞起源的新进展.结果2例患者均以皮肤结节起病,肿瘤细胞表达CD4和CD56,不表达髓系、T细胞以及B细胞特异性标志.对初始治疗敏感,但迅速复发,病程分别为26、11个月.结论BPDC是......

    作者:安刚;齐军元;邹德慧;赵耀中;陈辉树;邱录贵 刊期: 2009- 03

  • 广东省住院患者糖脂代谢状况与合并症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糖和脂代谢状态、调脂达标现状及对合并症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糖、脂代谢紊乱认知意识和防治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广东省10家大学附属医院同期住院的8753例患者登记病史、空腹血糖(FBG),行体脂和血脂分析.已诊断糖尿病(PDM)和FBG≥5.6mmo]/L未诊断精尿病患者填写病例报告表;5.6mmol/L≤FBG≤6.9mmol/L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作者:唐宽晓;余秋琼;刘烈华;薛耀明;杨华章;李璐;蔡德鸿;武革;张帆;曾龙驿;林少达;肖正华;夏旋;何筱莹;徐芬;翁建平 刊期: 2009- 03

  • 应用ABCD2评分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

    目的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7d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事件(AT).方法应用ABCD2评分回顾性研究符合本研究人选标准的198例TIA临床资料,根据评分分为低危组(≤3分)和中-高危组(≥4分),分别统计TIA发病7d内AT事件的发生率、种类及危险因素,并在两组间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既往病史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和高脂血症,低危组TIA发病7d内AT事件发生率为6.19%(......

    作者:毕齐;王力锋;宋哲 刊期: 2009- 03

  • 住院患者发作心室颤动临床特征10年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专科医院内发作心室颤动(室颤)的复苏预测因素.方法分析10年院内室颤患者复苏成功与失败组的资料.结果入选201例患者共计209例次室颤发作,男性132例.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66.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占52.9%.Ⅳ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占59.7%,且该组患者复苏成功率低(45.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存严重心功能不全,无低钾作为室颤发作的诱因以及......

    作者:王靖;华伟;楚建民;王方正;张澍;陈柯萍 刊期: 2009- 03

  • 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门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门诊接受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06年11月-2008年2月符合CAP诊断标准的门诊接受治疗的CAP患者127例,随机分为PCT监测组(63例)和常规治疗组(64例),人选患者监测血清PCT水平.在相旧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由经治医师按照我国CAP治疗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PCT监测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

    作者:龙威;邓星奇;唐建国;谢娟;张奕翠;张羽;高育瑶;陆刚 刊期: 2009- 03

  • ABVD第1、8天用药方案治疗初治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ABVD)第1、8天用药方案治疗初治霍奇金淋巴瘤(HL)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Ⅱ~Ⅳ期初治HL6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31例,A组采用ABVD第1、8天用药方案进行化疗6~8周期,B组采用ABVD第1、15天用药方案进行化疗6~8周期,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均南同一位放疗科医生根据具体......

    作者:李玉富;张艳莉;房伯俊;杜建伟;吕晓东;张丽娜;朱兴虎;魏旭东;宋永平;李继昌 刊期: 2009- 03

  • 达托霉素等抗菌药物对499株血流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评价达托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头孢吡普、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对血培养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微肉汤稀释法测定达托霉素对499株血培养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余9种抗菌药物MIC值,WHONET5.4软件分析药敏数据.结果葡萄球菌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索、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头孢吡普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达托霉素在1mg/L浓度......

    作者:杨启文;王辉;孙宏莉;徐英春;谢秀丽;陈民钧 刊期: 2009- 03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在重症患者肺部曲霉菌感染分级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在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IP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2007年2月-2008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怀疑IPA的患者.每周2次送榆痰真菌培养及血清GM,记录培养及GM阳性的时间、GM的吸光度指数(ODI).按诊断标准刚顾性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非感染.分析GM在不同诊断级别中的阳性率及在指导分级诊断中的作用.进一步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粒细......

    作者:石岩;刘大为;隆云;刘晔;芮曦;周翔;王小亭;杜微 刊期: 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