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伴致死性溶血的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二例并文献复习
产气荚膜梭菌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染,包括食物中毒[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脓肿[3]及气性坏疽[4]等.但产气荚膜梭菌菌血症[5]病例罕见,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引起患者严重血管内溶血,病程进展快,患者迅速死亡.肝硬化、胃肠道的恶性疾病及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本病[6].以下报道2例伴严重溶血的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病例.例1患者女,59岁.因发热1d、寒战、全身酸痛、伴两肋痛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
作者:黎斌斌;王春雷;刘颖梅;苏玲玲;尹玉东;马琛;殷文鹏;曹彬 刊期: 2014- 07
-
43例多系统萎缩患者随访分析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致命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症状的各种症状组合.目前应用的诊断共识由Gilman等[1]在2008年修订,MSA患者可分为以小脑症状为主的MSA-C亚型和以帕金森症状为主的MSA-P亚型.MSA的患病率约为(2~5)/10万,临床症状进展迅速,平均生存期6~9年[2-3].本研究随......
作者:张旭;王湘庆;于生元;郎森阳 刊期: 2014- 07
-
Sweet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Sweet综合征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acutefebrileneutrophilicdermatosis),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伴有全身症状的少见皮病,1964年由RobertDouglasSweet首先提出[1-2].该病临床主要表现包括发热、疼痛性红色斑块、血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有报告认为感染可能是重要的相关因素[3-4].我院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20日收治并均经我院皮肤活检......
作者:徐潜;袁立超;徐伟民 刊期: 2014- 07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39岁.面部红斑、发热2个月,加重伴胸闷1周于2013年7月入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2年5月始反复出现光照后颜面部片状红斑;发热,体温高达38.3℃,伴乏力、纳差、关节肿痛.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及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时轻时重.1周前再次发热达38.6℃,伴胸闷,活动时加重,X线胸片:双下肺部病变.予头孢曲松(2g,静脉点滴,每12小......
作者:范文强;吴洁;李振玉;穆荣 刊期: 2014- 07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鼻疽奴卡菌肾周脓肿一例
患者女,40岁.2013年6月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腹部持续性肿胀不适,伴全身乏力、恶心、厌食,无发热,就诊于我院门诊.CT检查:左肾异常密度灶(图1).门诊以左侧肾周脓肿收住泌尿外科.患者12年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0mg,1次/d)、阿法骨化醇(0.25μg,每晚1次)、碳酸钙(0.75g,3次/d)等药物,病情尚稳定.6月9日B超引导下行肾......
作者:王春雷;刘颖梅;黎斌斌;杨春霞;曹彬 刊期: 2014- 07
-
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是一组来源于内分泌腺体或内分泌细胞群肿瘤的统称,可来自垂体、甲状旁腺、肾上腺髓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胰岛细胞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外分泌腺细胞之间分布的内分泌细胞.根据临床是否表现出内分泌综合征的症状,NET被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若其发生在消化道中并具有临床综合征表现者通常又被称为类癌.这类肿瘤来源于肠嗜铬细胞和库尔契茨基细胞.小肠是常发生的位置,一般位于回肠远端......
作者:周泓怡;陈萦晅;房静远 刊期: 2014- 07
-
长链非编码RNA和慢性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nt)的RNA,哺乳动物基因组可以编码大量的lncRNA,其本身并不编码蛋白质,而是以RNA的形式在多种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能够广泛地参与基因组调节,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想,其在慢性疾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以下就......
作者:宋利革;王琛 刊期: 2014- 07
-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发病率位列全世界第5、我国第3位的恶性肿瘤,且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1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HCC恶性程度高,另一方面是临床上发现HCC时,患者多属中晚期,此时已失去佳治疗的时机.如果能够在疾病早期得到诊断,那么包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肝移植、介入栓塞、射频等综合性治疗方法可取得相对较好的效......
作者:毛一雷;徐海峰 刊期: 2014- 07
-
结直肠癌早诊筛查
结直肠癌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因而适宜于筛查.早诊筛查通过发现结直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能提高早诊率,从而早治提高结直肠癌生存率,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终使结直肠癌死亡率明显下降.我国72个肿瘤登记地区2009年结直肠癌平均发病率为29.44/10万,死亡率为14.3/10万,上海市、广州市、沈阳市和浙江嘉善县发病率居前,分别达58.98/10万、47.46/10万、43.......
作者:郑树;黄彦钦 刊期: 2014- 07
-
如何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癌症谱也正由发展中国家的高发癌症谱向发达国家的高发癌症谱过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010年,中国消化系统肿瘤中,胃、食管、结肠癌死亡率分别居第3、4、5位.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50%.食管癌一经临床诊断,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而食管早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
作者:张澍田;李鹏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胃腔定植菌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 尿毒症患者桡动脉组织学改变及其与动脉血管僵硬度的关系
- 3 继发血流感染病原学和临床特点
- 4 巨细胞病毒病50例临床分析
- 5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并发Budd-Chiari综合征一例
-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造血克隆的早期识别和根治
- 7 创伤后应激障碍状态下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调控内脏高敏感性-痛觉敏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8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复发/难治骨髓瘤治疗部分的解读
- 9 利尿剂与急性肾损伤
- 10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 11 对非甾体消炎药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结构破坏的再认识
- 1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的临床分析
- 13 内科学是各专科学的基础
- 14 Graves病患者药物治疗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15 钩端螺旋体和表皮葡萄球菌全基因组精细测序完成
- 16 双色双融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状态
- 17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随机对照研究
- 18 高纤维素饮食可减少结肠腺瘤的发病风险
- 19 全国便秘专题研讨会纪要
- 20 瘦素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葡萄糖信号传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