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10年第2期文章
  • 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若干技术细节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ROTI).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等.......

    作者:路瑾;黄晓军 刊期: 2010- 02

  • 做好心血管疾病预防领跑健康中国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卒中)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半数冠心病患者首次发病即是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在我国,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993年为187.4亿元,2003年达到了1300亿元,增加近6倍.......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0- 02

  • 高血压患者应当实施降压联合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既往的实践证明:单纯降压治疗可以比较好地解决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和卒中,特别是出血性卒中;单纯降压治疗可以减少部分冠心病事件,但往往获益不足.这一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作者:吴平生 刊期: 2010- 02

  • 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治疗:梦园30年

    卒中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居中国死因顺位的首位,而缺血性卒中占了卒中的绝大多数.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神经病学为重要的课题.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基础是供应脑部的血管发生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而早期治疗的关键措施是开通血管,即再灌注治疗.......

    作者:王拥军 刊期: 2010- 02

  • 加强神经影像学在认知功能障碍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为代表的各种类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仍然是此类疾病的治疗原则,故寻求安全、准确的疾病评价指标始终受到相关学科的关注.近年由于敏感认知心理量表的推出以及各种生物学指标的临床应用已经大大提高了认知损伤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可靠性,但在活体中认识脑组织结构及功能的病理改变及其动态变化对评价技术提出了无创、敏感、可靠以及重复性好的更高要求......

    作者:王鲁宁 刊期: 2010- 02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我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显示~[1],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为迅猛.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0- 02

  • 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管理临床指导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据估计2006年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亿~[1].高血压治疗的终目的是大程度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2].降压临床治疗试验已经充分证明,长期有效地降低和控制血压能显著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但是仅仅依靠控制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仍存在较高的残余心血管危险,尤其是冠心病事件~[3].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城市,虽然出血性卒中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缺血性心血管病(......

    作者: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管理临床指导建议专家组 刊期: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