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前瞻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HDL-C水平与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基线HDL-C水平和1992-2003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和急性卒中事件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DL-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事......

    作者:刘群;赵冬;王薇;刘静;孙佳艺;刘军 刊期: 2008- 04

  • 进食对外源性胃电刺激所需小能量的影响

    外源性胃电刺激中的长脉冲或串脉冲可因刺激电极位置不同而产生促进(正向胃电刺激,FGES)或抑制(逆向胃电刺激,RGES)胃动力的效应,其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与肥胖症的潜力备受关注[1-2].为适应消化吸收,进食会伴有胃肌电活动和胃动力的改变,如进食固体食物时正常胃慢波的百分率增加,胃窦收缩力升高[3],但进食是否影响外源性电刺激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研究FGES及RGES在空腹及进食状态下所需......

    作者:杨杰;张侃;余晓云;侯晓华 刊期: 2008- 04

  • 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影响

    不稳定性心绞痛(UA)血肌钙蛋白(cTn)Ⅰ阳性属中高危患者[1],临床上更需要积极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对UA患者cTnⅠ阳性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宁新惠;张新征;向小平 刊期: 2008- 04

  • 多发性骨髓瘤153例患者两种分期的比较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差异很大,正确的预后评价对于MM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判断MM预后的Durie-Salmon分期(DS)[1]和新的国际分期系统(ISS)[2]为常用.本研究对153例MM患者两种分期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丽娟;李建勇;张亚平;钱思轩;徐卫;陆化 刊期: 2008- 04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已比较成熟,但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以及bFGF和α-SMA二者之间的对比分析方面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1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活检标本进行bFGF和α-SMA检测,通过观察二者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探讨bFGF及α-SM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作者:叶立红;王翀奎;康海燕;刘莲;梅志勤;卢建华 刊期: 2008- 04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新蝶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12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多数研究表明汉坦病毒并不直接致病,为此,我们研究了血清新蝶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2、IFNγ与IL-10的变化,以了解单核细胞激活及Th1/Th2极化状态与HFRS病情的关系.......

    作者:王锁荣;孙志坚;蒋安平;马志俊;张东军 刊期: 2008- 04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608C/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联研究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一种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中的关键酶[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探讨LCAT、的功能,研究显示,LCAT为AS的易感基因之一[2],其多态现象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3-4].AS在卒中发生中也起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前期研究发现,LCAT608C/T多态性可能为中国汉族人群脑梗死的易感因素[5].本研究试通过对L......

    作者:朱晓岩;侯荣耀;许宏伟;姜德波;杨晶;肖波;杨期东;唐北沙 刊期: 2008- 04

  • 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心理学与脑葡萄糖代谢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但目前尚无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指标.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18F-FDGPET)对于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对不同严重程度的AD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并应用统计参数图(SPM)方法分析其18F-FDGPET脑显像特点.......

    作者:马爱军;张本恕;李祖贵;高硕 刊期: 2008- 04

  • 溃疡性结肠炎137例住院患者治疗和随访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生在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因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有一定的癌变率等特点而受关注.诱导并维持缓解、提高生活质量是UC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探讨影响其疗效和预后的因素,现将本院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137例UC住院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在为今后UC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妙研;蔡建庭;杜勤;陈佳敏;邵黎明;应志强 刊期: 2008- 04

  • 肠黏膜免疫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除恶性肿瘤外严重的肠道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难以用单一原因解释.多认为是易感性宿主对细菌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IBD的标志是肠道炎症,被破坏的肠道保护屏障、腔内细菌与黏膜免疫系统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炎症.本研究从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各种免疫细胞参与及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3方面阐述肠黏膜免疫与IBD的关系.......

    作者:崔海宏;韩英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