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16年第07期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防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北京)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组

关键词: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国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病因.规范抗栓治疗是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重要措施.无论是抗血小板还是抗凝治疗不可避免地带来出血并发症,又以消化道出血重要和常见.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预防消化道损伤和消化道出血对于长期抗栓治疗患者非常重要.《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曾组织心内科和消化内科专家于2009年发布《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并于2012年进行了更新[3],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建议.鉴于新型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不断涌现,两个学科的专家2016年1月再次相聚,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新进展,并针对核心问题建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