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消化道微生态研究聚焦与展望

    据估计,人体消化道生存着近百万亿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噬菌体等,构成了人体消化道的微生物系统,也称微生物群、微生物组.微生态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进化过程中共同形成的统一体,与此有关的研究领域包括微生物组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人体的相互关系.近几年,基于微生物宏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主要以粪便为样本开展的很多研究聚焦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基因组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肠道微生态,使肠道微生......

    作者:杨云生 刊期: 2015- 05

  • 进一步深入对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肝病重症化关系的研究

    肝病是一种可由病毒感染、过度劳累、饮食不合理、误服或滥用药物等众多因素引起的多发常见重大疾病.我国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超过2000万,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性肝病、酒精/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增加,加上丙型肝炎等其他肝病,慢性肝病患者逾1亿.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重症患者是目前肝病病死的主要人群,细菌感染及内毒素血症等引起的肝病病情进一步加重及其他并发症则是导致其......

    作者:李兰娟 刊期: 2015- 05

  •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随着年龄增长,ASCV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血脂异常是ASCVD及其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然而,对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获益以及长期治疗安全性的担忧,导致老年人他汀类药物使用严重不足[2-3].2010年由我国部分老年心脑血管病专家共同......

    作者: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组 刊期: 2015- 05

  • 第444例——发热、意识障碍、颅内多发占位病灶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因“间断发热20余天,意识障碍5d”,于2014年6月5日收入我院.患者2014年5月中旬起连续出差,工作劳累、作息不规律.5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42.0℃,伴畏寒、寒战,乏力.次日出现情绪烦躁、行走不稳.此后患者间断发热,体温高达39.5℃.2014年6月1日晨患者出现嗜睡,收入我院急诊抢救室,查血常规:WBC21.5×109/L,中性0.86,血小板475......

    作者:张宁;张志博;马小军;周宝桐;李太生 刊期: 2015- 05

  • 肠道微生态与肠黏膜免疫

    胃肠道是机体接触外界抗原物质广泛的部位,也是人体中大、复杂的微生物储存库,但胃肠黏膜为什么能够选择性地允许肠腔内容物中的营养成分、药物等进入而阻止细菌及毒素等抗原进入呢?这除了胃肠黏膜屏障外,还与肠黏膜免疫密切相关.人生只有一个阶段和微生物绝缘,即子宫内的胎儿,胎儿因此没有肠黏膜免疫,反之,胎儿将面临流产的厄运.出生后,在肠道微生物的训练下,肠黏膜免疫逐渐发育成熟,成为机体与微生物和谐相处一生的重......

    作者:黄志寅;唐承薇 刊期: 2015- 05

  •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由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共同参与,目前认为是肠道微生物刺激引发遗传易感个体对肠道共生菌的异常免疫应答所造成的肠道损伤.伴随分子生物学和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炎症性......

    作者:谭蓓;钱家鸣 刊期: 2015- 05

  • 肠道菌群失调与脊柱关节炎

    人的肠道中有着数以万计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总称为肠道菌群(intestinalmicrobiota),包含约1000种以上共计100万亿个细菌,是人类全身细胞数量的100倍以上.它们不仅对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及正常的免疫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还帮助机体吸收维生素和维持能量动态平衡.微生物独立基因测序技术及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厚壁菌、拟杆菌、放线菌、变形杆菌、螺杆菌、疣微菌是人类肠道中主要的......

    作者:李坤鹏;黄烽 刊期: 2015- 05

  • 肠道微生态与大肠肿瘤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现普遍认为其发生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肿瘤相关基因和蛋白变异、饮食和炎症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态也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许多研究深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现就此领域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一、正常肠道菌群胃肠道是拥有微生物多的人体器官,其中每克胃内容物细菌含量为10个,每克结肠组织含细菌1012个,这......

    作者:沙素梅;吴开春 刊期: 2015- 05

  •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相关问答(下)

    技术篇一、食管调搏1.食管调搏可用于哪些急性心律失常?(1)鉴别诊断:在窄QRS波心动过速中,可通过分析食管心电图P波与QRS波的关系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对宽QRS心动过速,通过有无室房分离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2)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管调搏的主要治疗适应证.某些Ⅰ型心房扑动也可试用本法终止.(3)临时起搏:仅适用于窦房结功能障碍者.作为不能或不适用经静脉临时起搏的......

    作者: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写作组 刊期: 2015- 05

  • 益生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益生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益生菌制剂治疗IBS的RCT研究报道.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8月31日.由两名评价人员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并交叉核对后......

    作者:胡玥;陶丽媛;吕宾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