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艾滋病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AIDS是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继而可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在HIV感染病程中可累及造血系统,其中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为63%~95%,是HIV感染者常见的血液系统并发症[1].但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并不多见,且易被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AIDS合并PRCA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王英慧;付新佳;董霞;彭中宜 刊期: 2011- 12
-
以双肺多发占位为表现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一例
患者男,56岁.因“活动后气短4年,加重3周”于2010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前4年无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吸气时明显.3年前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双肺野内多个大小不等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图1).支气管镜下见:左上叶开口、右上叶开口及右下叶基底段开口处黏膜充血肿胀,管腔狭窄.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显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入院前1年上述症状加重,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状、块状病灶......
作者:张冬芹;杨萌 刊期: 2011- 12
-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致肺内多发结节伴空洞一例
患者男性,30岁.2010年3月30日无诱因发热,体温39.2℃,伴畏寒、寒战,查血常规正常,静脉点滴头孢噻肟钠(2g、2次/d)后,高体温降至37.3~37.4℃,以午后升高为著.4月6日外院查胸部CT示双肺多结节(图1、2),4月10日用莫西沙星(0.4g、1次/d)、氟康唑(0.2g、1次/d)、丁胺卡那(0.4g、1次/d)抗感染治疗后未再发热.......
作者:徐燕;黄晓明 刊期: 2011- 12
-
替比夫定致多脏器损害一例
替比夫定为一种左旋核苷类似药,具有较强的抗HBV活性,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年来有关替比夫定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但其致多脏器损害者少有报道.我院观察1例服用替比夫定导致多脏器损害的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2岁.因“四肢肌痛3个月,胸闷、气促伴恶心、呕吐3d”于2011年1月26日人院.患者近3个月感四肢肌痛,以双下肢明显,未予治疗,逐渐加重,至入院时行走困难.......
作者:周刚 刊期: 2011- 12
-
防控HIV感染的新策略——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HIV-1感染的暴露前预防
HIV-1感染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具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显著改变了HIV-1感染的典型病程,极大地增加了HIV-1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但如何有效地控制HIV-1的传播、减少新发感染者的数量并对特殊人群[如性工作者、发生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人群等]实施有效干预仍是目前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使用的预防HIV-1经性途......
作者:弓孟春;李翊嘉;王焕玲;范思远;李太生 刊期: 2011- 12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与系统性炎症反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5次,或每晚7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30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COPD,即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00%<70%,并且不能完全逆转.同时患有OSAHS和COPD为OSAHS-COPD......
作者:刘杰;肖毅 刊期: 2011- 12
-
艾滋病细胞免疫激活研究进展
免疫激活源于各种外源性抗原物的刺激,包括HIV、其他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等,是机体维持自我平衡稳态的一种代偿机制[1-2].HIV是人类AIDS的病原体,其感染机体后造成的主要免疫病理改变包括: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功能改变及机体异常免疫激活.经典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研究模型学说[3-4]已不能完全解释AIDS免疫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激活在整个AIDS免疫发病机制和疾病进程中......
作者:寇惠娟;李太生 刊期: 2011- 12
-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热点、难点和希望
2011年3月欧洲肝病年会发布新版《欧洲临床实践指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处理》的时候,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仍然是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紧随其后,2011年5月两种直接抗HCV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s,DAAs)在美国和欧洲陆续批准上市,即telaprevir和boceprevir两个蛋白酶抑制剂.2011年8月8日,JHepa......
作者:魏来 刊期: 2011- 12
-
T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感染
细胞免疫功能在人体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转归与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与T淋巴细胞功能密切相关.临床上目前缺乏体内直接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手段,主要靠体外间接的方法来评估.如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各亚群数量和比例、增殖功能及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主要方法有ELISA、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流式细胞术(FCM),其中FCM鉴于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作者:李太生 刊期: 2011- 12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专家意见
上消化道出血(UGB)是内科常见且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急症,其年发病率为48/10万~160/10万[1],病死率高达10%~14%[2],尤其是老年UGB患者.有研究数据显示,老年患者UGB的再出血风险倍增,若伴有严重合并症,其病死率可高达35%[3].作为临床工作者,如何更有效地防治UGB,降低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是我们不断探寻及追求的目标.......
作者:李兆申;杨云生;张澍田;袁耀宗;钱家鸣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 2 复方甘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严重腹泻及下消化道出血一例
- 3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危象合并多器官功能损伤四例并文献复习
- 4 小檗碱对高糖诱导的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 5 脂必泰与阿托伐他汀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 6 伊曲康唑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 7 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八例临床资料分析
- 8 我国北方城市蛇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 9 宁夏泾源县成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10 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12例临床分析
- 11 双歧杆菌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的研究
- 12 解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 13 择良而栖三十载为人作嫁不归路
- 14 以肺内多发结节为表现的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15 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对隐匿性t(15;17)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价值
- 16 吡那地尔对豚鼠哮喘模型气道反应性及其结构的影响
- 17 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 18 巨细胞动脉炎伴银屑病性关节炎一例
- 19 K562细胞冻融液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锚连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 20 第二届全国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学术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