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09年第2期文章
  • 新型生物制剂的应用是否能改变克罗恩病的自然病程

    克罗恩病(CD)的病程呈活动与缓解反复交替的慢性过程,绝大部分患者一生中需要药物治疗以控制疾病活动和维持缓解,且终将有50%~70%的患者在诊断后10年内需要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却非常高[1].近年的研究进展,不但大大改善了cD的疗效,而且为终改变CD的自然病程带来了希望.......

    作者:胡品津 刊期: 2009- 02

  • 血脂康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一、背景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近些年,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迅速增多.其中,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中血脂异常者达1.6亿.我国一项队列研究表明,TC和LDL-C升高是我国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干预血脂异常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血脂康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组 刊期: 2009- 02

  • 从新循证医学证据思考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推测,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使之接近或达到健康人水平,将会有效降低其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然而,迄今已揭晓的一系列大型临床试验却未能证实上述假设,积极控制血糖虽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与眼病)的发生,却未能降低其大血管事件(心脏与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在此背景下,如......

    作者:郭艺芳;胡大一 刊期: 2009- 02

  •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10-13日在美丽的古城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共2000余名消化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参加,充分交流了近年来消化病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就消化病研究的热点与展望作了重要报告,为消化病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

    作者:黄裕新;闻勤生;赵保民;秦明;赵曙光;杨琦;刘震雄;王新;吴开春 刊期: 2009- 02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再认识——罗马Ⅲ标准解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近年来,随着神经胃肠病学、功能性影像学、心理学以及受体药物学的进展,对FGIDs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FD从罗马Ⅰ到罗马Ⅲ标准不断更新的修订之路正反映了这一认识历程.罗马Ⅲ标准有关FD定义、分型、诊断及治疗等均有较大改动并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

    作者:罗金燕 刊期: 2009- 02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罗马Ⅲ报告中将功能性消化不良(FD)定义为:在缺乏能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证据的情况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表现,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或烧灼感等.依据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患者的主要症状,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及上腹痛综合征(EPS)两类亚型.在两类亚型之间缺乏稳定性,有很大的重叠性,FD的诊断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困难[1].FD治疗目的在于去除......

    作者:刘新光 刊期: 2009- 02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研究的深入,人们关注到FGIDs中存在多种症状的重叠,尤其在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的重叠,以下将介绍FD和IBS重叠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以及诊治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瑞峰;柯美云 刊期: 2009- 02

  • 山东沿海城市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但人们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饮食及生活方式间的关联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为此本课题组随机抽取了5个山东沿海城市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者:苗志敏;李长贵;陈颖;王颜刚;阎胜利;王从义 刊期: 2009- 02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相比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纯动员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近年研究发现,干细胞生物治疗可促进肝脏再生,因此备受关注.在动物体内,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可参与损伤肝脏的恢复,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作者:韩英;阎丽;韩国宏;周新民;洪流;殷占新;张筱茵;王敬博;孙安华;刘震雄;谢华红;吴开春;丁杰;樊代明 刊期: 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