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患者男,31岁.因尿中泡沫增多20d,颜面、双下肢水肿1周,于2004年9月5日入院.既往于2003年6月体检发现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b型),经化疗后病情缓解.患者于2004年2月26日行异基因骨髓移植(供体为其哥哥),术后服环孢素A(CsA)治疗,CsA25mg/d.入院体检:T37.2℃,BP90/55mmHg(1mmHg=0.133kPa).皮肤、黏膜无皮疹、黄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

    作者:罗惠民;陈飞;张金黎;邹万忠;宋金玲 刊期: 2006- 05

  • 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治疗的现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恶性疾病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生存期从几个月到大于10年.MM可通过传统的化疗有效控制但很少能达到完全缓解(CR),治愈几乎没有.大剂量化疗后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MM缓解率及生存率.低危病人可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特别是序贯ASCT,高危病人应及时行异基因移植或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异基因移植因移植物抗骨髓瘤作用(GVM)有可能治愈MM,但移植相关......

    作者:吴垠;陈世伦;陈文明 刊期: 2006- 05

  •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临床资料已经证实静脉血栓栓塞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一经明确诊断往往可以得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治疗,在外科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也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和有效治疗.然而,在内科住院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还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可能一是内科住院患者病情较外科患者复杂,难以及时识别高危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二是成功预防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循证医学资料不如外......

    作者:李小鹰 刊期: 2006- 05

  • 缺氧后肌阵挛的研究进展

    各种原因导致脑缺氧后均可发生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myoclonus,PHM),如哮喘、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所致循环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麻醉意外等导致的脑损伤.近年来,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部分患者从脑缺氧事件后生存下来,其中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少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遗留了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的一个症候是缺氧后肌阵挛.......

    作者:杨庆林;宿英英 刊期: 2006- 05

  •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的致惊机制及其相关治疗进展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S)俗称毒鼠强,具有无味、无刺激、剧毒、易于投放及有效时间长等特点,很容易被恐怖分子利用.目前国外已经放弃了对该种化学毒物的研究,而国内多局限于中毒后的临床救治,缺乏系统基础的研究,因此其致惊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治疗上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致死及致残率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对TETS的致惊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作一总结.......

    作者:刘杰;王永安;邱泽武 刊期: 2006- 05

  • 去甲基化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

    抑癌基因失活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DNA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种机制,它与另外两种机制,即基因突变和缺失不同的是,它不必改变DNA链的碱基顺序,而是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抑制基因转录导致基因失活[1],并且多种研究发现这种甲基化修饰可以用药物逆转.由于DNA高甲基化在恶性血液病中广泛存在,使得恶性血液病的去甲基化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沈建箴;周华蓉 刊期: 2006- 05

  • 进一步提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水平

    自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STI571)2000年6月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成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药物以来,凡经IFNα治疗失败的患者,伊马替尼可使50%患者获完全性细胞遗传学缓解(CCR)[1],75%慢性期可进入CCR,加速期中的80%可获血液学反应(HR),急变期患者30%可获完全性血液学反应(CHR)[2],从而,伊马替尼已成为目前CML患者为标准化的治疗药物......

    作者:浦权 刊期: 2006- 05

  • 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先进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教学.20世纪90年代,全英医学总会公布了医学教育的改革蓝图,呼吁通过设立医学理论知识、医患沟通技巧培养以及临床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医学课程设置,减轻医学生的负担.2002年,我国正式出台,对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不同规模的临床技能实验室应运而生.如何全方位地规划、科学地使用和管理,已成为临床教师面临的挑......

    作者:蔡巧玲;胡大一 刊期: 2006- 05

  • 第47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纪要

    美国第47届血液学年会于2005年12月10-13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8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包括14个科学专题会议,27个教育会议和20个特别专题会议.大会共收到有创新、有科学价值的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论文5593篇,其中842篇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另有2960篇论文以壁报的形式交流.现将会议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陈世伦;马军;周道斌;吴德沛;侯明 刊期: 2006- 05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纪要

    2005年10月18-21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共收到论文1400余篇;举行了76场专题报告,18场卫星会议,48位学者口头发言,196位学者参加了壁报展示;国内著名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林善锬教授、谌贻璞教授及陈香美教授做了大会报告,着重阐述了肾脏病学界当今热点及今后发展.共有包括国内知名的肾脏病新老专家在内约1500名代表与会.......

    作者:孙雪峰;陈香美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