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一例

    患者女,43岁,上腹及右下腹阵发性胀痛1d入院.体检:右下腹压痛.腹部B超:右下腹1个液性包块,大小4.30cm×1.66cm,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疑诊急性阑尾炎,手术探查.术中见回盲部肠壁及肠系膜、腹膜、大网膜广泛黏连,阑尾萎缩;行肠黏连松解、阑尾切除术.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作者:罗灵和;高敏;曹倩;李江波;刘芊;郑小娟 刊期: 2006- 01

  • Meckel憩室胰腺和胃黏膜异位并出血一例

    患者男,15岁,因反复脐周隐痛伴间断便血7个月入院.发病以来发作3次暗红色血便,每次量均在1000ml以上,经输血、止血等内科治疗便血停止,但仍有脐周腹痛、下腹不适等症状.无恶心、呕吐、发热.经当地医院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和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前5d又发作,解暗红色血便4次,总量约1500ml.......

    作者:毛高平;白莉;唐杰;宁守斌 刊期: 2006- 01

  • 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近30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早期和中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但术后复发率仍有25%~50%,总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40%左右.肿瘤患者的高病死率与癌细胞发生异位隐匿性微小转移有关.在病程的早期,癌细胞就可能播散到原发灶以外的远处部位,而传统的诊断学方法不能检测到这种发生异位播散的隐匿性单个癌细胞或癌细胞集落[1].......

    作者:郭丽;徐兴祥;朱元珏 刊期: 2006- 01

  • 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胃肠上皮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多脏器功能障碍诊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胃肠功能成为影响多脏器功能障碍转归的重要环节.对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各种打击下出现的胃肠功能衰竭,当前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方面,包括氧化剂、谷氨酰胺、短链脂肪酸以及微生态制剂等的应用,但随着打击的进一步加重,单纯的保守治疗常常难以治愈.......

    作者:孙涛;王少鑫 刊期: 2006- 01

  • 脂肪性肝病与肝癌

    脂肪性肝病(FLD)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在西方发达国家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2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FLD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已成为居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二大肝病.FLD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

    作者:杨冬华;别彩群;汤绍辉;钟健 刊期: 2006- 01

  • 脑组织与相关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基因组学(genomics)是一门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是对相对稳定DNA的静态研究.蛋白质组学是对一个基因组或一种细胞、组织、器官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成分的分析.基因组包含的遗传信息转录产生mRNA,mRAN经翻译产生蛋白质.同一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翻译表达的蛋白质不尽相同,所以蛋白质组学是对细胞不同时期、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蛋白质表达的动态研究.终......

    作者:江思德;彭国光 刊期: 2006- 01

  • 关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arterialthromboticdisease,ATD)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面对的常见的一组疾病,分布在心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骨科、肿瘤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其中又以心内科常见.ATD有着常见的共同的病变过程: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在此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血栓堵塞动脉管腔,累及相应器官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

    作者:李家增 刊期: 2006- 01

  • 应重视肠道疾病临床诊疗中新技术的应用

    肠道疾病虽然病变种类繁多,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黏膜病变.随着黏膜染色和放大内镜技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活检及黏膜切除、超声内镜、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以及精细影像学技术的开展,使肠道黏膜一些早期病变得以及时诊断和治疗,促进了临床肠道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但目前这些新技术尚不为多数人所熟悉,为此将其各自的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姜泊;张亚历 刊期: 2006- 01

  • 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

    一、急性缺血性卒中(一)证据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评价过阿司匹林的作用,尚未评价过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包括噻氯吡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双密哒莫的复合制剂).......

    作者: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 01

  • 向动物学习什么

    1966年早春二月,已经有文革的火药味了,那时我是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查房时我讲过,人类从动物当中学习到了许多.例如:海龟在茫茫大海中不迷失方向,遨游万里仍回原地产卵,从而发现它以北极星定位,于是发明了北极星导航的核潜艇;对蝙蝠的快速飞行而不碰墙的研究中,发现它用超声波来探测前方,于是发明出A超;蜂巢的横断面为对称六角形,可使构造的空间大而用料少、结构比其他形状坚固,于是启发人们用之于聚......

    作者:刘昕耀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