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群覆盖全国内科医师。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 理(例)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4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8/R

邮发代号: 2-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426
  • 国内刊号:11-2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第12期文章
  •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在自然获得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受试者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入组478例,入组条件为年龄≥18岁,≤65岁;发热≥37.8℃;至少有两个流感样症状;出现症状后不超过36h.合格的受试者随机接受磷酸奥司他韦75mg或安慰剂治疗,每日2次,共5d.结果证实为流感患者(即ITTI总体)有273例,试验组134例,对照组......

    作者:李龙芸;蔡柏蔷;王孟昭;朱元珏 刊期: 2001- 12

  •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20mg1/d,共12周;对照组只给予单纯常规心脏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

    作者:曾武涛;马虹;梁崎;董吁钢;叶慧膺;张育君 刊期: 2001- 12

  • 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的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人帕金森病(PD)中parkin基因第3~7外显子是否存在缺失突变,及其与该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采集33例散发性PD和6例家族性PD患者外周血液,提取DNA,通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arkin基因第3~7外显子缺失突变,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33例散发性PD患者中发现2例有第7外显子缺失,1例有第5、7外显子联合缺失,其起病年龄分别为46、48、50岁;6例家族性PD患......

    作者:唐北沙;严新翔;沈璐;江泓;杨期明;欧阳珊;柳四新 刊期: 2001- 12

  • 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

    目的验证不同的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法,分别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苦参素注射液肌肉注射及苦参素胶囊口服与硫普罗宁口服作为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303例,治疗结束及停药后6个月追踪随访观察病人.结果疗程结束时,苦参素各组与硫普罗宁组ALT复常率相似,停药后随访6个月,苦参素各组ALT复常率仍保持在53.3%~58.3%,较硫普罗宁组38.8%为优.HB......

    作者:于岩岩;斯崇文;曾争;王勤环;周霞秋;张清波;黄祖瑚;张玲霞;乔光彦 刊期: 2001- 12

  • 心理精神障碍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结果研究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精神障碍疾病病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方法对250例受试者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MMPI)进行测查,诊断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其中神经症(疑病、抑郁、焦虑、强迫、癔症、神经衰弱)215例;分裂性情感障碍4例;躁郁症3例;精神分裂症5例;躯体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伴有情感障碍23例.结果基本量表分为诈病、校正、......

    作者:许兰萍;张冬梅;焦俊杰;王涛;汪颜 刊期: 2001- 12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沿海地区吸毒人群中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广东沿海地区6市18个戒毒所中4428名吸毒人员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异常者即查头颅MRI,凡有共济失调、MRI示大脑或小脑对称性脱髓鞘改变者纳入调查对象.结果4428名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总体发病率为3.16‰;潮阳、河源两地患病率较高,其发病与吸毒方式有关.结论该病仅见于经鼻烫吸患者,呈......

    作者:陆兵勋;马烈;周亮;刘晓加;尹恝;罗一峰;王为民;李海生 刊期: 2001- 12

  • 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国内6所医院对铝碳酸镁治疗RE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45例经内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以铝碳酸镁1.0g,每日4次,治疗6周;对照组20例,予以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治疗2周后,再改用20mg,每日1次,治疗4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1、2、4、6周观察反酸、烧心、胸痛症状记分改变.治疗组14例患者、对照组15例患者于6周......

    作者:铝碳酸镁多中心临床协作组 刊期: 2001- 12

  • 供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骨髓细胞成分的变化及移植后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骨髓细胞成分的改变及移植后促造血重建和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供者应用(研究组)和未用G-CSF(对照组)各12例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组供者接受G-CSF(Lenograstim)250μg/d连用7d后采髓,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植入物造血成分CD+34、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

    作者:纪树荃;陈惠仁;王恒湘;阎洪敏;潘世平 刊期: 2001- 12

  • 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白蛋白尿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糖尿病患者52例,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均在20~200μg/min之间,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及(或)采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尚可,即空腹血糖......

    作者:姚斌;胡国亮;李延兵;廖志红;张怡坚 刊期: 2001- 12

  • 砷剂和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凝血异常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对患者凝血异常的作用,探讨APL患者出血形成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PL细胞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组织因子(TF)mRNA的转录;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期间血浆的相关凝血参数及细胞促凝活性(PCA)的改变,临床监测APL患者出血症状变化.结果APL患者在ATRA治......

    作者:张晓晖;宋善俊;胡豫;周华蓉;乔振华;杨林花 刊期: 2001- 12